馬克.艾波邦(Mark Applebaum)的音樂實驗室:打破傳統,擁抱無聊,探索聲音的無限可能

 馬克.艾波邦(Mark Applebaum)的音樂實驗室:
打破傳統,擁抱無聊,探索聲音的無限可能

馬克.艾波邦(Mark Applebaum)的音樂實驗室:打破傳統,擁抱無聊,探索聲音的無限可能


音樂與無聊的交會

  馬克.艾波邦(Mark Applebaum)是一位勇於挑戰傳統的作曲家,他將「無聊」視為創作的催化劑,不斷突破音樂的界限。他認為,對現狀的不滿和厭倦,正是創新的起點。


改編貝多芬,注入個人風格

  艾波邦以改編貝多芬的鋼琴曲為例,展示如何將經典作品注入個人風格,使其更具趣味性。他強調,演奏者在詮釋作品時,應加入自己的想法和情感,而非只是機械式地演奏。


發明樂器,創造獨特聲響

  艾波邦不僅是作曲家,也是樂器發明家。他展示了自製樂器「鼠劍客」,並示範如何用梳子、琴弓等物品,結合電子設備,創造出豐富多變的聲音效果。他認為,樂器的發明和改造,能為音樂帶來更多可能性。


手繪樂譜,挑戰視覺藝術

  艾波邦的手繪樂譜長達72英呎,充滿各種抽象符號,不僅是樂譜,也是視覺藝術作品。他邀請不同的演奏家詮釋這些圖像,探索音樂與視覺藝術的交融。


改造手錶,譜寫時間樂章

  艾波邦將手錶改造成樂譜,讓演奏家隨著秒針的移動,做出音樂性的回應。他認為,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也能成為音樂創作的靈感來源。


戲劇元素,豐富音樂表現

  艾波邦的作品常融入戲劇元素,例如《模仿他人言語》中使用電鑽等工具演奏,《Tlön》則讓三位指揮在沒有演奏家的情況下進行表演。他認為,戲劇元素能為音樂增添趣味性,讓表演更具張力。


相關書籍

《噪音音樂:聆聽20世紀》(Noise Music: A History) 作者:保羅.海格蒂(Paul Hegarty)

  本書介紹了噪音音樂的發展歷史,從實驗音樂的起源到當代噪音音樂的各種形式。書中探討了噪音音樂的美學、文化和社會意義,並分析了它對音樂產業和音樂文化的影響。


《實驗音樂:音響探險的歷史》(Experimental Music: Cage and Beyond) 作者:麥可.尼曼(Michael Nyman)

  本書介紹了實驗音樂的發展歷程,從約翰.凱吉(John Cage)的先鋒作品到當代實驗音樂的各種流派。書中探討了實驗音樂的創作理念、技術手段和表演形式,並分析了它對音樂美學和音樂文化的影響。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