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慢性討好型人格:從覺察到行動──德魯‧普羅(Drew Pro)的建議

 擺脫慢性討好型人格:
從覺察到行動─德魯‧普羅(Drew Pro)的建議

擺脫慢性討好型人格:從覺察到行動──德魯‧普羅(Drew Pro)的建議


慢性討好型人格的定義與代價

  討好型人格(people pleaser)指的是一種情感上需要取悅他人的性格,這種取悅往往建立在犧牲自身需求和渴望的基礎上。 雖然在日常生活中,適度地關心他人感受、樂於助人是很棒的美德,但若演變成「慢性」的討好,將可能對個人生活造成負面影響。


討好行為對生活的影響

  當我們陷入慢性討好的模式時,可能會錯失許多人生的機會與成長。 因為害怕拒絕、害怕衝突、渴望被認可,我們往往不敢表達真實想法,不敢追求夢想,甚至不敢為自己爭取權益。 長期下來,這可能導致我們無法活出真實的自我,無法實現個人價值,甚至對人生感到迷茫。


慢性討好型人格的根源

  討好行為的根源,可追溯至人類演化的歷史。 在過去,群體合作是人類生存的關鍵,因此,獲得群體認同、避免被排斥,成為深深烙印在我們DNA中的生存本能。 這種本能驅使我們渴望被他人喜愛,害怕被拒絕,進而形成討好的行為模式。


覺察:打破討好行為的關鍵

  要擺脫慢性討好的困境,覺察是第一步。 我們需要了解,討好行為的背後往往隱藏著某些「回報」,例如:短暫的被喜愛感、維持「完美形象」的錯覺、逃避脆弱和痛苦等。 透過覺察這些「回報」,我們才能意識到這些行為模式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並開始反思是否值得繼續。


行動:建立新思維模式

  除了覺察,行動也是打破討好循環的關鍵。 首先,當面對他人請求時,給自己一些時間思考,不要急於答應。 可以說:「讓我想想,晚點再回覆你。」 這樣可以讓我們有空間評估自己的能力和意願,避免衝動答應。


重新評估人際關係中的互動模式

  人際關係中的互動模式往往是雙向的,我們如何對待他人,他人也會如何回應。 因此,檢視自己在關係中的角色,了解自己是否在無意中鼓勵了別人的某些行為,也是很重要的。 如果發現自己一直在扮演討好的角色,可以試著改變互動方式,建立更平等、健康的關係。


覺察與行動:戰勝討好型人格的關鍵

  覺察到自己有討好傾向,並非意味著自我批評或否定。 相反的,這是一個自我理解、自我接納的過程。 透過覺察,我們可以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行為模式,以及這些模式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和人際關係。 這種覺察是改變的起點,它讓我們有機會選擇不同的應對方式,不再讓討好成為一種束縛。


  在採取行動方面,除了前面提到的「給自己時間」和「重新評估人際關係」外,還有一些實用的技巧。 例如,學習如何有效地說「不」,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感受,以及設定健康的界線。 這些技巧可以幫助我們在人際關係中更加自信、自主,同時也能讓我們更懂得照顧自己的需求。


自我關懷:療癒內在小孩

  在改變的過程中,自我關懷是不可或缺的。 我們需要理解,討好行為往往源自於過去的創傷或不安全感。 透過自我關懷,我們可以療癒內在的傷痛,重建自信,並學會愛自己。 這是一個漫長而溫柔的過程,需要耐心和理解。


擁抱真實的自我

  當我們不再受制於討好行為,就能夠更自由地活出真實的自我。 我們可以勇敢地追求夢想,表達真實想法,並建立更真誠、深入的人際關係。 這是一個充滿挑戰但也充滿可能性的旅程,值得我們勇敢踏出每一步。


推薦書籍:

  • 《The Disease to Please》 作者:Harriet B. Braiker

    • 內容概要:探討討好型人格的成因、影響和解決方法,提供實用的建議和練習,幫助讀者擺脫討好行為的束縛。
  • 《Adult Children of Emotionally Immature Parents》 作者:Lindsay Gibson

    • 內容概要:探討在情感不成熟的父母下長大的孩子,如何在成年後建立健康的情感關係,並提供實用的建議和策略。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