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欽.潘達博士(Satchin Panda)的時間療法

薩欽.潘達博士(Satchin Panda)的時間療法

薩欽.潘達博士(Satchin Panda)的時間療法


  薩欽.潘達(Satchin Panda)博士是索爾克生物研究所(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的教授,也是時間生物學領域的權威。他最為人所知的研究是間歇性斷食對健康的好處。潘達博士的研究表明,我們進食的時間對我們的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甚至可以說是「完美療法」,能有效對抗糖尿病、促進減重,並延長壽命。


間歇性斷食:不只是減重,更是健康的關鍵

  潘達博士的研究發現,間歇性斷食不僅有助於減重,還能改善血糖控制、降低發炎、增強免疫功能、促進腸道健康、改善腎功能,甚至提升運動表現。


  過去,營養學的討論往往集中在「我們應該吃什麼」,而忽略了「我們應該什麼時候吃」。潘達博士的研究強調了進食時間的重要性,他認為,進食時間是影響我們健康的關鍵因素之一


時間療法:掌握身體的節律

  潘達博士的研究基於「時間生物學」,這門科學研究生物體內部的生理時鐘,以及這些時鐘如何與外部環境同步。我們的生理時鐘控制著我們的睡眠-覺醒週期、荷爾蒙分泌、新陳代謝等多種生理過程。


  當我們不按照生理時鐘進食時,就會擾亂身體的節律,導致各種健康問題。例如,在應該休息的時候進食會影響睡眠品質,進而影響身體的修復和再生能力。


  潘達博士的「時間療法」就是透過調整進食時間,來配合身體的自然節律,從而改善健康。


進食窗口:開啟健康之門的鑰匙

  潘達博士建議,我們可以透過設定一個「進食窗口」,也就是每天只在特定的時間段內進食,來實現時間療法。


  他的研究表明,10小時進食窗口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理想的選擇。這意味著,我們每天只有10小時可以進食,其餘14小時則為空腹狀態。


  這種進食方式可以在不刻意節食的情況下,自然而然地減少熱量攝取,同時還能改善血糖控制、降低發炎、增強免疫功能等。


早上第一小時:黃金空腹期

  潘達博士特別強調,早上起床後的第一個小時是「黃金空腹期」。在這段時間內,我們的身體正在進行重要的修復和再生工作,進食會干擾這些過程。


  因此,他建議我們在起床後的第一個小時內不要進食,甚至連咖啡、茶等含糖或奶的飲品都應該避免。如果一定要喝,最好選擇黑咖啡或不加糖、奶的茶。


光照與運動:調節生理時鐘的利器

  除了進食時間,光照和運動也是調節生理時鐘的重要因素。


  早上接觸陽光可以幫助我們調整生理時鐘,提高警覺性,同時還能改善情緒、降低憂鬱風險。潘達博士建議我們每天早上至少在戶外曬30分鐘太陽。


  運動也是調節生理時鐘的好方法。潘達博士的研究發現,下午的運動效果比早上更好,因為此時我們的肌肉已經準備好,柔軟度也更好,受傷的風險較低。此外,下午的運動比早上更能有效降低血糖。


晚上的黃金法則:遠離藍光和食物

  睡前兩到三小時是另一個關鍵時段。這段時間內,我們應該避免接觸藍光(如手機、電腦螢幕),因為藍光會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影響睡眠品質。


  此外,我們也應該避免在這段時間內進食,讓身體有足夠的時間消化食物,為睡眠做好準備。


社交時差:隱形的健康殺手

  潘達博士提出了「社交時差」的概念,指的是我們的社交生活與生理時鐘之間的衝突。例如,週末熬夜、平日早起,或者因為社交活動而在不適當的時間進食,都會導致社交時差。


  社交時差會擾亂我們的生理時鐘,影響睡眠、情緒、新陳代謝等,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


克服時差:科學家的秘訣

  潘達博士經常需要跨越時區旅行,但他卻很少有嚴重的時差反應。他的秘訣是:

  1. 飛行中不進食:讓身體有充分的時間休息和修復。

  2. 避免光照:戴上眼罩,盡量減少光線對生理時鐘的影響。

  3. 調整進食時間:根據目的地的時間調整進食時間,幫助身體適應新的時區。

給輪班工作者的建議

  對於輪班工作者來說,維持規律的作息是一大挑戰。潘達博士建議,輪班工作者可以嘗試在白天固定一個10小時的進食窗口,無論是否值班都保持一致。


  此外,輪班工作者在值夜班時,可以在白天睡覺時戴上眼罩,模擬夜間環境,以提高睡眠品質。


小睡片刻:充電的最佳時機

  潘達博士指出,人類天生就有午睡的需求。研究表明,午睡可以提高注意力、改善情緒、增強記憶力。


  他建議我們在午餐後小睡片刻,但不要超過下午3點,以免影響晚上的睡眠。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