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處理的五大迷思:兒科醫師伊莉莎.宋(Elisa Song)談正確觀念

 發燒處理的五大迷思:
兒科醫師伊莉莎.宋(Elisa Song)談正確觀念

發燒處理的五大迷思:兒科醫師伊莉莎.宋(Elisa Song)談正確觀念


發燒是身體的自然反應,別急著退燒

  發燒是身體對抗感染和發炎的自然反應,不該被視為洪水猛獸。發燒時,身體會提高溫度,加速免疫細胞的運作,同時抑制病菌的生長。過早退燒反而可能妨礙身體的自然防禦機制,甚至延長病程。因此,除非孩子感到非常不適,否則不應急著退燒。


別過度擔憂熱痙攣

  熱痙攣是發燒時可能出現的症狀,但通常不會造成腦部損傷或影響日後發展。研究顯示,退燒藥並無法有效預防熱痙攣的發生。因此,不必過度擔憂熱痙攣,若孩子出現熱痙攣,應保持冷靜,確保孩子安全,並在痙攣停止後諮詢醫師。


觀察孩子的整體狀況,而非只看體溫計上的數字

  每個孩子的體質不同,發燒時的反應也不盡相同。有些孩子發燒到攝氏39度仍活蹦亂跳,有些孩子體溫稍微升高就顯得疲倦不適。因此,判斷孩子是否需要退燒,不應只看體溫計上的數字,而是要觀察孩子的整體狀況,包括食慾、活動力、精神狀態等。


補充水分比強迫進食更重要

  發燒會加速水分流失,因此保持水分充足比強迫進食更重要。如果孩子沒有食慾,不必強迫他們進食,但要確保他們攝取足夠的水分或電解質飲料。如果孩子出現脫水跡象,如尿量減少、口乾舌燥、哭泣時沒有眼淚等,應立即就醫。


適度休息,讓身體自行修復

  發燒時,身體需要休息來對抗感染。因此,讓孩子充分休息比讓他們保持活躍更重要。不必擔心孩子整天躺在床上,適度的休息有助於身體恢復。如果孩子想玩耍,可以選擇較靜態的活動,如看書、聽音樂等。


退燒藥的選擇:乙醯胺酚 vs. 布洛芬

  過去,布洛芬常被認為是較好的退燒藥選擇,因為它不會像乙醯胺酚那樣消耗穀胱甘肽,而穀胱甘肽是我們體內重要的抗氧化劑。然而,近期研究發現,布洛芬可能會對腸道微生物群造成與抗生素相當的破壞。因此,在選擇退燒藥時,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


  若選擇乙醯胺酚,可以讓孩子泡個瀉鹽澡,或補充穀胱甘肽或乙醯半胱氨酸來彌補穀胱甘肽的消耗。若選擇布洛芬,則可以補充益生菌或發酵食品來保護腸道微生物群。最重要的是,了解藥物的潛在副作用,並採取相應措施來減輕這些副作用。


疫情下的教訓:免疫力的重要性

  新冠疫情期間,許多孩子因為隔離而減少了與病菌的接觸,導致免疫系統缺乏鍛鍊。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去年許多孩子在重返校園後更容易生病。然而,這並非意味著我們應該讓孩子暴露在危險的環境中。相反地,我們應該透過均衡飲食、充足睡眠、適度運動等方式,來增強孩子的免疫力,讓他們能夠更有效地對抗病菌。


  伊莉莎.宋醫師提醒我們,發燒是身體的自然反應,不應過度恐慌。重要的是,關注孩子的整體狀況,而非僅僅依賴退燒藥。透過正確的觀念和方法,我們可以幫助孩子更健康地度過發燒期,並建立更強健的免疫系統。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