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自閉症之謎:專訪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家凱倫・帕克博士 (Dr. Karen Parker)

 解開自閉症之謎: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家
凱倫・帕克博士 (Dr. Karen Parker)

解開自閉症之謎:專訪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生物學家凱倫・帕克博士 (Dr. Karen Parker)


  凱倫・帕克博士 (Dr. Karen Parker) 是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的傑出神經生物學家,她領導的社會神經科學研究計畫,致力於探討人類一生中各個階段的社會功能的生物基礎,包括嬰兒與父母之間的親子連結,以及兒童成長過程中的社交連結,這些連結為成人的社會功能奠定了基礎。帕克博士的研究重點聚焦於自閉症,對於自閉症譜系障礙的所有形式皆有深入涉獵。


自閉症盛行率的上升與診斷

  在過去的10到15年間,自閉症的診斷率急劇上升。帕克博士指出,這種現象不僅僅是因為診斷技術的進步,更是因為自閉症的實際發生率也顯著增加。目前,每36名美國兒童中就有一名被診斷患有自閉症,這數據比兩年前的1/44還要高。自閉症在男孩中的發生率明顯高於女孩,研究顯示男女比例約為3比1或4比1。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在全國設有11個監測點,透過追蹤兒童的發育狀況來統計出自閉症的盛行率。


自閉症的診斷與早期干預

  自閉症的診斷主要依據行為特徵,由精神科醫生或心理學家根據《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中所定義的兩大核心特徵進行診斷:一是普遍存在的社會互動挑戰,二是侷限、重複的行為模式。然而,自閉症患者也可能伴隨焦慮、感覺處理異常、癲癇、睡眠障礙等問題。早期診斷對於自閉症的干預至關重要,行為治療等干預措施通常在確診後開始。有些研究甚至針對高風險嬰兒進行早期行為干預,以期改善他們的社交能力。


自閉症的生物基礎與神經網路

  自閉症具有高度遺傳性,40%至80%的自閉症病例與遺傳因素有關。研究顯示,自閉症相關基因的改變,主要影響神經元之間的突觸,這些突觸是神經細胞相互連結並傳遞訊息的關鍵部位。儘管自閉症被普遍認為是一種腦部疾病,但要直接研究人腦中的自閉症變化仍面臨許多挑戰。例如,腦脊髓液、腦組織活檢等樣本難以取得,而核磁共振掃描等技術對於年幼或有感覺問題的兒童來說也較難進行。因此,科學家們需要開發更複雜、更精確的動物模型,以便更深入地研究自閉症的生物基礎。


環境因素對自閉症的影響

  除了遺傳因素,環境因素也被認為在自閉症的發生和表現中扮演重要角色。高齡產婦、早產、孕期疾病等因素都與自閉症風險增加有關。然而,要準確評估環境因素的影響並不容易,因為每個人的基因背景不同,且在發展中的兒童身上進行實驗研究也存在倫理和技術上的困難。帕克博士強調,未來需要進行更多針對特定基因亞型的研究,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基因與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環境因素如何影響自閉症的發生和發展。


探索新的治療方法:催產素與血管加壓素

  帕克博士的研究團隊致力於探索自閉症新的治療方法,他們將目光投向了兩種神經肽:催產素(oxytocin)和血管加壓素(vasopressin)。這兩種肽類激素在哺乳動物的社交行為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它們在自閉症中的作用仍存在許多謎團。帕克博士的團隊發現,腦脊髓液中的血管加壓素水平與社交認知缺陷之間存在關聯,這為自閉症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新的思路。


血管加壓素:自閉症治療的新希望

  帕克博士的團隊發現,腦脊液中血管加壓素水平低的個體,不論是否患有自閉症,都表現出較嚴重的社交障礙。這一發現促使他們進行了一項臨床試驗,對自閉症兒童施用血管加壓素。結果顯示,接受血管加壓素治療的兒童在社交能力方面有顯著改善,包括父母報告、臨床評估和實驗室測試。此外,部分兒童的焦慮和重複行為也得到緩解。這些結果表明,血管加壓素在改善自閉症核心症狀方面具有潛力,為自閉症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


未來的研究方向

  儘管帕克博士的團隊在血管加壓素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仍有許多問題亟待解決。例如,血管加壓素的作用機制是什麼?它如何影響大腦中的神經迴路?是否存在最佳的血管加壓素信號範圍?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帕克博士的團隊計畫進行更大規模的臨床試驗,並結合腦成像技術等手段,深入研究血管加壓素對自閉症的影響。此外,他們還將探索其他潛在的治療方法,如迷走神經刺激,以及研究腸道微生物與自閉症之間的關係。


自閉症的複雜性與多樣性

  自閉症是一種高度異質性的疾病,每個患者都有其獨特的症狀和需求。因此,未來的研究需要更多地關注個體差異,並針對不同基因亞型和環境因素進行更精細的研究。此外,帕克博士還呼籲科學界加強合作,打破學科壁壘,共同探索自閉症的生物學基礎,開發更有效、更個性化的治療方案。


自閉症研究的挑戰與機遇

  自閉症研究面臨著許多挑戰,如資金不足、社會污名化等。然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對自閉症認識的加深,自閉症研究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帕克博士相信,透過科學家的不懈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共同支持,我們一定能更深入地了解自閉症,為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


腸道微生物與自閉症的關聯

  帕克博士還提到了腸道微生物與自閉症之間的潛在關聯。研究顯示,在一些自閉症小鼠模型中,糞便移植可以改善社交缺陷,並增加下視丘中催產素和血管加壓素的基因表達。這種影響可能是透過迷走神經傳遞的,迷走神經連接腸道和下視丘。帕克博士對此表示,未來將探索迷走神經刺激是否能改善自閉症患者的社交行為,並透過血液檢測來評估其效果。


疫苗與自閉症:科學證據的澄清

  針對疫苗與自閉症的爭議,帕克博士明確指出,沒有科學證據表明疫苗會導致自閉症。她表示,過去曾有一項研究聲稱疫苗中的防腐劑會導致自閉症,但該研究已被證實存在數據造假,相關論文也被撤回。帕克博士強調,科學家和醫生們普遍認為疫苗不會導致自閉症,並建議家長為孩子接種疫苗。


自閉症的社會性與社交能力

  自閉症的核心特徵之一是社交互動的困難。帕克博士提到,自閉症患者的社交表型多樣,有些人可能表現出社交迴避,有些人則可能積極參與社交但方式異常。這些差異可能是由於社交動機不足、社交線索解讀困難或社交焦慮等因素所致。帕克博士強調,了解這些個體差異對於開發更有效的社交干預策略至關重要。


早期干預與神經可塑性

  早期干預對於改善自閉症兒童的社交能力至關重要。研究顯示,行為療法在年幼兒童中更有效,這可能是因為年幼大腦的神經可塑性較高。帕克博士認為,如果能在早期識別出血管加壓素缺乏的兒童,並及時給予血管加壓素替代療法,或許能改變他們的大腦發育軌跡,改善其社交能力。


科學研究的嚴謹性與倫理

  帕克博士多次強調科學研究的嚴謹性與倫理的重要性。她認為,所有科學研究都應以證據為基礎,並遵循嚴格的實驗設計和數據分析。此外,科學家還應關注研究對象的權益和福祉,確保研究在道德和倫理上是可行的。帕克博士的團隊在進行血管加壓素研究時,始終將受試者的安全和權益放在首位,並努力確保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跨物種研究的價值

  帕克博士的研究橫跨人類和小鼠、猴子等動物模型,這體現了跨物種研究在科學探索中的重要價值。通過比較不同物種的生物學特徵和行為模式,科學家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物演化過程,揭示人類行為的生物學基礎。帕克博士的團隊在猴子模型中發現了血管加壓素與社交缺陷之間的關聯,這為他們在人類研究中的發現提供了重要線索。


社會支持與自閉症

  帕克博士在訪談中多次強調社會支持對於自閉症患者的重要性。她提到,許多精神疾病都與缺乏社會連結有關,而社會隔離或失去親人是導致壓力相關心理疾病的重要因素。因此,為自閉症患者提供良好的社會支持,幫助他們建立和維持社交關係,對於改善他們的生活品質至關重要。


自閉症研究的未來展望

  帕克博士對自閉症研究的未來充滿希望。她相信,隨著對自閉症生物基礎的深入了解,以及新技術和新方法的應用,我們將能夠開發出更有效、更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帕克博士呼籲科學家、醫生、家長和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為自閉症患者創造一個更包容、更友善的社會環境,讓他們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過上幸福而有意義的生活。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