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心態學:財富、貪婪與幸福的永恆課題

致富心態學:財富、貪婪與幸福的永恆課題 

致富心態學:財富、貪婪與幸福的永恆課題


  摩根.豪瑟爾(Morgan Housel),一位在金融圈備受推崇的作家,以其對金錢心理學的深刻洞察而聞名。他的著作《金錢心理學》不僅在投資界掀起波瀾,更引發了大眾對於財富、貪婪和幸福的深刻反思。豪瑟爾認為,投資理財不僅僅是關於財務知識的掌握,更關乎我們的情感、行為,以及如何駕馭貪婪、風險、自我和性格等心理因素。


財富的本質:不只是數字

  豪瑟爾在書中強調,投資成功並非取決於財務知識的多寡,而是我們如何看待金錢和做出決策。他舉例說明,沒有金融背景的人,只要能長期穩定投資於指數型基金,也能獲得可觀的回報;而擁有頂尖金融教育背景的人,若無法控制情緒,也可能面臨破產。這顯示出,理財成功的關鍵在於行為,而非僅僅是知識。


  豪瑟爾進一步指出,投資理財中最基本的三件事:「量入為出」、「長期投資」和「預期波動」,幾乎涵蓋了90%的成功要素。這些看似簡單卻難以掌握的原則,往往被複雜的金融知識所掩蓋,但實際上它們才是財富積累的基石。


理性與合理:投資決策的雙重考量

  在投資決策中,我們常常追求「理性」,但豪瑟爾提醒我們,「合理」可能更為重要。他以發燒為例,發燒是身體對抗感染的理性反應,但我們卻習慣用退燒藥來緩解不適。同樣地,在理財中,有些看似不理性的行為,如持有大量現金或投資熟悉的本地股票,卻可能更符合我們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心理需求。


  豪瑟爾認為,投資理財更偏向個人化,而非純粹的財務數字。我們應該根據自己的價值觀、經驗和目標,做出合理的決策,而非盲目追求所謂的理性。


致富與富有:不同的財富觀

  豪瑟爾區分了「致富」(Rich)和「富有」(Wealthy)的概念。「致富」意味著擁有高收入,能夠購買各種物質享受;而「富有」則是指擁有未花費的資產,這些資產賦予我們選擇和掌控時間的自由。


  真正的財富不在於你能買多少東西,而在於你能擁有多少選擇。豪瑟爾強調,財富的目的是讓我們擁有更多的選擇權,讓我們能夠自主決定工作、生活方式、退休時間等。這種掌控感和自由度,才是財富帶來的真正價值。


金錢與幸福:追求滿足而非比較

  豪瑟爾提醒我們,金錢的價值在於讓我們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而非與他人比較。他引用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的故事,康納曼是一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他向理財顧問表示自己對變得更富有沒有興趣,只想保護現有的財富。這個故事凸顯了「知足常樂」的重要性。


  豪瑟爾認為,設定合理的財務目標並追求滿足感,比無止盡地追求更多財富更能帶來幸福。他鼓勵我們思考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並將財富視為實現目標的工具,而非追求比較的籌碼。


從歷史中學習:人性的貪婪與恐懼

  豪瑟爾熱衷於從歷史中汲取智慧。他認為,歷史雖然不會重演,但人性卻會不斷重複。透過研究歷史事件,我們可以觀察到人們在面對貪婪、恐懼、壓力和機會時的行為模式。


  例如,歷史上不乏長期存在的不可持續現象,以及進步緩慢而挫折迅速的例子。這些模式在不同時代、不同領域中不斷出現,提醒我們人性中的弱點和挑戰。


投資與概率思維:不確定性下的決策

  豪瑟爾強調,投資決策往往是在不完整資訊下做出的,因此我們需要培養概率思維。他以尤利西斯·S·格蘭特將軍為例,格蘭特將軍在南北戰爭中展現出卓越的決策能力,即使在資訊不完整的情況下也能果斷做出決策。


  投資如同戰爭,充滿不確定性。我們無法預測未來,但可以透過分析歷史數據、評估風險,提高成功的概率。豪瑟爾提醒我們,即使做出了正確的決策,也可能因為運氣因素而失敗;相反地,錯誤的決策也可能因為運氣而成功。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