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優化飲水品質及攝取量以促進健康:與神經科學家安德魯·胡伯曼 (Andrew Huberman) 的深度解析

 如何優化飲水品質及攝取量以促進健康:
與神經科學家安德魯·胡伯曼 (Andrew Huberman) 的深度解析

如何優化飲水品質及攝取量以促進健康:與神經科學家安德魯·胡伯曼 (Andrew Huberman) 的深度解析


  安德魯·胡伯曼 (Andrew Huberman) 是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的神經生物學和眼科學教授,同時也是胡伯曼實驗室的負責人。他的研究領域包括大腦發展、大腦可塑性,以及神經退化疾病。他也致力於將科學新知傳遞給大眾,透過 Huberman Lab Podcast,深入淺出地解說複雜的神經科學原理,並提供實際可行的建議,幫助人們改善生活。


水的科學:從分子結構到生理功能

  水 (H₂O) 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組成的簡單分子,卻是地球上生命不可或缺的物質。水分子獨特的極性結構,使其能與其他水分子形成氫鍵,賦予水許多獨特的特性,如高比熱容、高表面張力等。這些特性使水成為優良的溶劑、溫度調節劑和潤滑劑,對維持生物體內環境穩定至關重要。


  人體約 70% 至 90% 由水組成,水參與了幾乎所有的生理過程,包括消化、吸收、循環、排泄、體溫調節等。細胞內外液體的平衡對維持細胞正常功能至關重要,而水在維持這種平衡中起著關鍵作用。


飲水與健康:攝取量、時機與水質的影響

  每日飲水量因人而異,取決於活動量、環境溫度和個人健康狀況。一般而言,每清醒一小時應攝取約 240 毫升的水,運動時則需額外補充水分。口渴是身體缺水的訊號,但並非完美的指標,因為口渴感往往滯後於實際的脫水狀態。


  飲水時機也很重要。早上起床後喝水有助於補充夜間流失的水分,促進新陳代謝。運動前後也應適當補充水分,以維持體液平衡和運動表現。睡前則應減少飲水,以免影響睡眠品質。


  除了飲水量和時機,水質對健康也有重要影響。自來水可能含有氟化物、消毒副產物等有害物質,長期飲用可能影響甲狀腺功能、生殖健康等。建議使用過濾器過濾自來水,或選擇瓶裝水、泉水等更安全的水源。


不同類型的水:純水、礦泉水、氫水與鹼性水

  市面上有各種不同類型的水,如純水、礦泉水、氫水、鹼性水等。純水不含礦物質,長期飲用可能導致礦物質缺乏。礦泉水則富含礦物質,有助於補充人體所需。氫水和鹼性水則因其可能具有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而受到關注。


  然而,目前關於氫水和鹼性水對健康的影響仍缺乏足夠的科學證據。選擇何種水,應根據個人需求和偏好,並在必要時諮詢醫生或營養師的建議。


水與運動表現:補水策略與注意事項

  運動時,身體會因流汗而流失大量水分和電解質,若不及時補充,可能導致脫水、電解質失衡,影響運動表現甚至危及健康。因此,運動前後及運動期間都應注意補水。


  運動前應預先補充水分,運動期間則應每 15-20 分鐘補充約 200-400 毫升的水或運動飲料,以維持體液平衡和電解質濃度。運動後也應繼續補充水分,以幫助身體恢復。


水與認知功能:補水對大腦的影響

  大腦對脫水非常敏感,即使輕微的脫水也會影響認知功能,如注意力、記憶力和反應速度。研究顯示,充足的水分攝取有助於維持大腦的最佳運作狀態,提升認知表現。


  此外,飲水還能促進血液循環,為大腦提供充足的氧氣和養分,有助於維持大腦健康。因此,保持良好的飲水習慣對大腦健康和認知功能至關重要。


什麼是「好」水?

  「好」水不僅僅是乾淨無害,更應該對身體健康有益。含有適量礦物質、pH 值適中、不含污染物的水,才是最理想的飲用水。


礦物質與 pH 值的重要性

  水中的礦物質,如鎂和鈣,對健康至關重要。硬水富含這些礦物質,有助於維持心血管健康、降低發炎,甚至可能預防慢性疾病。鎂和鈣也能影響水的 pH 值,使其呈弱鹼性,更易於被人體吸收利用。


水溫的影響

  水溫會影響水的吸收速度和對細胞的影響。冰水吸收較慢,可能影響消化,而溫水則更容易被身體吸收。但這並不意味著要避免喝冰水,而是根據個人喜好和需求選擇合適的水溫。


補充水分的時機

  除了飲水量,何時喝水也很重要。早上起床後喝水有助於補充夜間流失的水分,促進新陳代謝。運動前後也應適當補水,以維持體液平衡和運動表現。睡前則應減少飲水,以免影響睡眠品質。


聰明喝水,健康加分

  水是生命之源,對健康有著深遠的影響。透過了解水的科學、攝取足夠的水量、選擇合適的水質和水溫,並注意飲水時機,我們可以充分發揮水的益處,促進身心健康。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