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迷思,重塑健康觀-哈佛教授 Daniel Lieberman 的運動科學

 破除迷思,重塑健康觀
哈佛教授 Daniel Lieberman 的運動科學

破除迷思,重塑健康觀 哈佛教授 Daniel Lieberman 的運動科學


  哈佛大學演化生物學教授 Daniel Lieberman 在訪談中揭示了關於運動、睡眠、跑步、癌症和糖的七個迷思,並分享如何透過運動促進健康。


迷思一:久坐有害健康

  所有動物都會坐,包括狩獵採集者和農民。關鍵不在於坐的時間長短,而在於坐的方式。與其久坐不動,不如每 10-15 分鐘起身活動一下,這樣能啟動細胞機制,降低血糖,活化基因,對健康更有益。


迷思二:每晚需要八小時睡眠

  每晚睡八小時的觀念源自工業革命,並非人類的自然需求。研究顯示,沒有電力、電視等現代設備的人平均每晚只睡 6-7 小時。對大多數人來說,最佳睡眠時間是 7 小時,而非 8 小時。


迷思三:每天走一萬步

  每天走一萬步的目標源自日本 60 年代的行銷活動,並無科學依據。狩獵採集者平均每天走 10,000 到 18,000 步,但研究顯示,對健康有益的步數約為 7,000-8,000 步。


迷思四:跑步傷膝蓋

  跑步不會增加膝關節軟骨損傷和關節炎的風險。關節炎是軟骨磨損所致,而跑步實際上可能有助於預防關節炎,因為運動能促進關節健康。


迷思五:運動會導致體重快速下降

  運動有助於減肥,但無法快速大幅減重。節食是減肥的基礎,但運動在預防體重增加和反彈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迷思六:高齡者應減少活動

  人類演化成能夠活到生育年齡之後的 20 年左右,這意味著我們應該保持活躍,即使年紀增長。運動能減緩衰老過程,對身體各個系統都有益處。


迷思七:癌症是無法預防的

  癌症與能量過剩有關,而運動有助於降低癌症風險。建議減少糖和高升糖指數食物的攝取,並增加運動量,以降低罹癌風險。


額外見解

  Lieberman 教授還討論了其他與運動和健康相關的議題,例如:

  • 赤腳跑步的益處: 赤腳跑步有助於強化腳部肌肉,改善跑步姿勢,減少膝蓋受力。
  • 不同運動方式的優缺點: 建議混合不同強度的有氧運動和肌力訓練,以達到最佳的健康效果。
  • 運動的社會面向: 社交互動和責任感是促進人們保持運動習慣的重要因素。
  • 同理心的重要性: 呼籲大家對那些努力保持健康的人抱持同理心,並提供支持和鼓勵。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