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 生成式AI下的未來世代鴻溝

 生成式AI下的未來世代鴻溝

生成式AI下的未來世代鴻溝


  近期在與朋友討論AI議題時又聽到一個謬論,


  他說:如果未來AI可以解答任何問題,那麼不用學習就可以全知全能了。


  我反問他說:現在世界上所有知識網路上也都有,你全知全能了嗎?


  如果AI真的能夠解答任何問題,那麼世界上就不會有無知的人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即使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仍然有很多人被錯誤的資訊所誤導。


  不可否認的,當初ChatGPT問世時我也有相同的疑問,甚至決定暫停了新的語言學習,讓自己的語言能力停留在中英日泰及閩南語,暫停了韓語與西班牙文的計畫。因為經過深思熟慮後,我認為我現在所會的語言已經夠我使用,我是因為想要拓展知識而強化了英文,為了可以當地自由行的喜好而學習了日泰文,閩南語與中文是我的母語,這樣夠了,再接下去更深層次的需求AI都可以幫我完美解決。


  但是,我並不認為因為科技的進步或者AI的存在就該放棄學習,只是學習的範疇稍微修正了下。如同之前所說,如果我們沒有充實自己的基礎知識圈,我們不可能「問」出超過自己知識範圍外的問題。AI的回答能力受限於其所接受的問題,仰仗數據和算法。如果人類沒有充實自己的基礎知識,就無法理解AI的回答,也就無法有效地利用AI。


  人類學習不僅僅是為了獲得知識,更多是為了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和創造力。這些能力是AI無法取代的。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壓根不會三角函數,那就不可能掌握微積分,這兩個是一個高度相關聯的基礎與進階關係。誇張點來說,一個剛學會加減乘除的小朋友,不可能看懂微積分在做什麼,更不可能對其發出提問。就如同網路上其實要找各種知識也都有,但我們不會問出超過我們知識範圍的問題,當然也就不可能因為網路都有而變得全知全能;至於生成式AI的存在,也不過是經過演算法消化大量數據整理出來給自己的一個答案,他跟我們問問題的能力有關,也受限於我們基礎知識範圍。


  這也是我所提倡的,在知識獲取渠道變得更快速準確後,我們應該更努力的充實自己的基礎知識的原因。


  其實我認為該思考的是更進一步的事。隨著AI技術的發展,下一代人將能夠獲得更廣泛、更準確的知識,他們的知識累積效率將遠超於我們這一代。


  不知道在於我們這代,跟自己的父母輩聊天時是不是都有種「我們的知識、技能比起上一代更多了」的感覺,或許父母輩還算年輕,有銜接上電腦科技發展的起點,又或者有跟上智慧型手機發展的道路,有幸的父母並沒有問過自己手機該如何使用該如何設定。


  但上上輩的爺爺奶奶呢?祖父母輩、父母輩、同儕,三代之間的知識鴻溝與範疇會有非常明顯的落差,這是因為我們獲取知識、獲取技能的渠道變了。雖然這樣說有點不好,但在不懂事的年紀時會覺得「奶奶怎麼那麼笨,會去相信電台賣藥的」,又或者在看到某些人被詐騙後覺得是他們自己的問題。這些都是時代或環境,又或者個人限縮了自己獲取資訊的來源被限制了。電台、電視、網路,我們的知識獲取渠道一步步的碎片化、專精化,好像一步步的被 High Light 起來一樣,花了相同的時間我們的知識獲取效率遠大於上一代甚至上上代人。


  那…有沒有想過,如果我們的孩子從小就接觸AI,他可以隨時隨地向AI提問,獲得最準確的答案。這樣一來,他學習的效率將會大大提高。此外,AI還可以根據孩子的學習進度,提供個性化的學習方案,幫助孩子更好地掌握知識。


  我認為之後AI時代的教育將會是一場革命,它將會徹底改變我們學習的方式。在AI的幫助下,人類將能夠獲得前所未有的知識和能力。


  再多思考一步,假設我們隨著科技的進步這代可以活到至少120歲,以20歲為一代,到我們120歲時我們的知識含量會是新生代的至少五代的效率差,如果不跟上科技的進步改變自己的思維,我們也會變成下一代或者下下代眼中的無知者,又老又沒有常識的那一個。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