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法] 回憶是學習法,化被動為主動,多方面重複鞏固思路

  ◇ 回憶式學習法



  學生時期我們所接觸到的所有學習法中,大多都是「被動」狀態的吸收。


  被我們強行透過背誦記入頭腦的知識,如果不再拿出來使用,忘掉他的速度可能比想像中的快。


  比如要畢業十幾年的船長我,現在回想高中的理化公式或者三角函數什麼的,會發現他們早就消失在我的記憶底層了。


  現在的生活根本用不到。


  用不到所以不會三不五時的回想,沒有偶爾的回想會導致該知識點變得對我沒有意義。睡個幾天覺可能還不會被我忘掉,十幾年睡下來我大概剩下公式單位還知道是什麼了。


  回憶式學習法這些年被各大國內外研究學習的Youtuber所推崇,特別是那些醫學生們,透過閃卡(FlashCard)軟體比如Anki自製卡片讓軟體抽問自己、刷模擬考題或者找夥伴互相提問對方之類,這類都是強迫自己回想的策略。


  它的原理是透過我們逐次的,可能相同思路或不同思路的解釋答案,讓我們加強大腦中的知識點的連結。


  而這一遍又一遍的解釋又剛好與費曼學習法的策略不謀而合,更別說Anki之類的閃卡app本身有自帶配合遺忘曲線效果的複習功能,一舉三得,三效合一讓自己的思路連結快速的組成自己的知識網。


  我認為它的缺點只在我們需要依靠自己去建立題庫卡牌反問自己這件事,在對知識點不太熟練的狀況下要抓出問題反問未來復習的自己,可能會有抓錯重點的問題。


  如果你是學生,不妨在每一次的大考小考結束後,透過閃卡軟體將題目與詳盡的解釋一個個得做成閃卡,然後每天通勤時、睡前,又或者蹲廁所的時間,任何解放雙手的時候都拿起手機開啟閃卡軟體,一題題的將之前曾犯過的錯誤複習過一次。


◆ 閃卡改良
只記錄下問題


  關於答案,我們不論翻閱課本、教材、筆記都有可能找到,甚至我們根本不記得在哪本課本的哪一頁,直接問Google更能快速的取得我們需要的答案。


  那麼在自製閃卡時就沒有必要花時間將答案又再寫一次了。


  只記錄下問題就好,這一來我們可以省下製作閃卡時的絕大部分時間,二來可以避免回想不到答案就直接翻閱閃卡解答的方式讓自己「好像學會了」,那其實也只是在重複閱讀而已。


  還記得嗎?重複閱讀是在浪費時間,是各種學習方式中最沒有效率的一環。


  也不一定要製作閃卡,如果是透過回憶式學習,找本筆記本或者電腦文件將問題記錄下來也可以。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當我們在回憶中找不到合適的完美解釋或答案,甚至不用回到課本,可以拿著問題在網路上找到更多各種不同的解釋。


  當我們查詢我們手上的問題的答案時,除非去問AI只會給我們唯一解,不然我們得到的解答應該也是更大範圍的相關知識網,這時我們獲取的答案就不再是同一個文案上的重複閱讀了。


  每一次新的查詢或新的工具給出的答案都是一種新的思路以及新的知識範圍,只是圍繞著我們的問題呈現給我們的新知識範圍。


  這時這些不同的知識範圍中重複出現的那個交集就是我們問題的答案,因為答案本身牽動著各種知識範圍,它出現在我們面前時就是被使用的狀態。


  好像有點拗口…


  換句話說,假設我在學習營養學,我不知道葉黃素對人體的影響,然後將它丟入搜尋引擎或者Youtube找到相關文章或者營養師的解釋,然後文章或營養師的解釋就會藉由葉黃素素再擴展出要吃什麼攝取、近期論文發現了什麼之類的解釋,我們可能會忘記擴展出去的那些多的我們本來沒有要知道的資訊,但因為各種闡述都圍繞在葉黃素打轉,葉黃素的資訊變成用來連結這些資訊的節點,這個會被我們的神奇大腦記憶下來,因為它被使用了,算是一種…欺騙自己大腦記憶力的操作。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