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存股] 泰瑞‧史密斯 Terry Smith-著重在能夠長期成長的公司

  ◇ 著重在能夠長期成長的公司


 One of the things that we are really bad at as investors is judging the outcome of differential rate of compounding.

  作為投資者,我們最不擅長的事情之一是評估複利收益的結果。


 If you have a thousand pounds that you invest for 30 years, so an investment lifetime. I would say roughly, and you invested at 10%(rate of return), you'd have 17,000 pounds.

  如果你有1000英鎊投資30年,也就是投資壽命。我粗略估計,如果你以10%的報酬率進行投資,你將有17000英鎊。


 If you invested at just two and a half percent more, 12.5%, you'd have 34,000 pounds end, twice as much.

  如果你僅以高出2.5%的報酬率進行投資,即12.5%,你最後會有34000英鎊,是17000英鎊的兩倍。


 If you invested at 15%, only 5% more, have 68,000 pounds, four times as much.

  如果你以15%的報酬率進行投資,僅高出5%,你將會有68000英鎊,是17000英鎊的四倍。


 The secret to the companies we won, if there is a secret, is that they actually compound in value more consistently in the market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我們成功的秘訣,如果有秘訣的話,就是我們(持有的)公司在市場上長期以來以更一致的方式複利增值。


 Not because they grow faster, cuz they don't really have a downturn.

  這並不是因為它們增長更快,因為它們實際上沒有經歷過下滑。


 That makes them relatively expensive over time because people find that hard to figure out.

  這使得這些公司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相對昂貴,因為人們發現很難理解。


◆ 年化報酬率微小與長年複利的結果差異


  幾個月前還在做彼得林區專題時,曾提到過透過長期複利個20年,股票市場長期平均年化報酬率10%的環境背景下,若我們投資的時間夠長,只要我們能夠持續待在市場,那麼就算在投資期間的最後一年經歷的最大的系統性風險,就算跌掉一半都還勝過我們長年平均下來6%報酬率的債券放20年,這也是彼得林區相較其他基金經理人不認同將投資預先做分配來「對抗風險」的原因。




  明明年化報酬率直觀上差異僅僅只有這4%,感覺都是在投資應該差異不會太大的4%,就是會在長期結果上對我們整體的資產結果創造巨大的差異。


  如果我們沒有事先預想過這部分未來的指數差異,僅是為了對抗風險而選擇全放在風險較低的債券或者其他,在我們這樣投資了幾十年後人老珠黃了,沒有能力獲取更多其他收入做為投資資金了的時候,一切都來不及了。


  這也是只持有現金比投資還危險的原因,溫和的通貨膨脹可以促進經濟循環流轉,但這1~3%的CPI,對於純持有現金來說妥妥的是負報酬。


  當時我對於這個觀點認同程度是差不多的,後來比較過各國對於投資與所得的稅務後,我發現並不是每個國家的稅務都像台灣這樣相對寬鬆。至少台灣要靠純投資利息收益達到稅務標準後,再達到課稅課到真影響自己的投資報酬率讓自己不得不轉去投資孳息較少且穩定成長的標的的門檻,實際上股市資產需要達到上千萬,還完全放著不買入賣出才能為國家做出貢獻。


  扣除股利退稅要實際算進綜所也要年領93萬息,月平均下來是一個月七萬多的金流,對我來說算很夠了。以此回推回去假設市場所持股票平均下來只配5%息,需要近兩千萬的股票資產,不是說兩千萬很多,我們只要存到兩千萬就不用再努力了之類的。


  我是要說…股市資產達到兩千萬的人並不多,對大部分的股民來說提前去思考「節稅」來做「分配資產」我認為是沒有啥必要的。會以「純領股利」的角度來談是計算上方便,退休後若市場是自己主要收入來源的話,以目前的稅制(未來隨著通膨免/減稅額一定會再擴大)算也會差不多這個結果。我們在談投資股票的方式,把兩千萬股市資產先「只」當作我們的一個小目標,多讓自己的報酬率能多個1%就多個1%吧。


◆  關於年化報酬率


  這個參考別人策略的數值有點迷,它非常重要。應該說,假設一個自稱大師的人天天跟你說他這個標的賺多少、那個標的賺多少,從不提及他投資了幾年,算下來資產年化報酬率到底多少,連近一年內的報酬率都懶得算給你,那麼他的發言跟解釋為什麼義大利麵要配42號預拌混凝土一樣,只是用大量專有名詞來讓受眾感受到他的專業,有些還試圖讓懵懂非專業背景的受眾還開始檢討自己。


  但另一方面來說,如果另一個人他的策略不是瞎矇的,策略標的都是真的都需要蟄伏個一段時間的,連他本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持股到底什麼時候會上漲,甚至根本不在意。他只是對於選股策略有自己的見解,結果在第五年的最末尾才會讓自己的報酬率明顯的顯現出150%的合併報酬,事後說明他的過去的年化報酬換算大約有20%,反而這期間容易受到許多批評。


  說是年化報酬率到底需要統計多少年間,達到多少程度才算「打敗市場」且適合做策略持續使用甚至分享?


  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在牛市相同期間漲幅高過市場漲跌,在熊市相同期間能夠有一套自己的方式來減緩總報酬率的下跌。


  比如2016~2018年期間,我認為當時那幾年在經歷過08年後的十年,可能因為市場熊牛週期一直沒有如同往常的循環,牛市後穩步上漲的時間久了,許多熊市時矇著眼選的標的幾乎都是賺錢的,能趕上時機點能夠獲利是好事,推廣存股或者長線投資對於市場整體來說也是件善事,但總覺得哪裡怪怪的。


  當時就發現如果擷取近幾個月到一年甚至三年的期間,有些台股基金的漲幅與大盤指數是差不多的,部分網紅和部份長線分析師們提過的股票時間點到當下加總平均起來漲幅跟指數也是差不多的。


  換個方向思考,如果一場全班平均分90分的考試自己拿了93分,結果自己還是最高分的,這時該考慮一下考卷鑑別個人程度的能力是不是有些弱了?


  就如同那段期間的牛市,大家都在賺錢,2009底部到2015六七年間,指數年化報酬換算大概10.42%,如果自己七年間自己的投資報酬率換算也差不多,那這也只能證明自己有辦法達到平均分而已,這樣投資在哪及怎麼建立策略並不需要自己勞心勞神,避開地雷就可以獲利了。


  也許是因為發現這個關鍵因素,我自己在股市的投資策略從開始就以公司各自的獲利成長能力試圖突破整筆股市資產過於龐大後會逐漸貼回平均線的狀況。也開始觀察公司的配息能力,配出來的現金股息對我來說如同獲利了結,能確定保底的未來回頭算的年化報酬率。


  公司繼續成長是好事,假如公司進入成熟期,營收與股價成長放緩了,也因為前面有一段不確定會維持多長時間的公司成長性觀察,我的持有成本通常會低於市場均線,相對持有成本每年配回來的股息殖利率換算下來會高一些。同樣的,公司營收若不幸衰退,股價下跌,我的持有成本及損失也相對他人少一些,透過這兩點配合時間軸來減少損失、擴大報酬。


  一切都是為了拉高「未來回頭算的」年化報酬,年化報酬率就只是一段區間的參考值,是要拿來與其他指數作為相互比較評斷策略有效性的依據,並不是拿來作為未來獲利保證的參考。



<<上一篇:伊恩‧卡塞爾 Ian Cassel-跨市場投資的可能性


下一篇:Guy Spier-先假自己是非理性的>>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