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存股] 高坦‧貝德 Gautam Baid-價格驅動的確認偏誤

 ◇ 價格驅動的確認偏誤


 It's quite obvious that price drives perception.

  價格確實會影響人們的看法。


 When prices are low, people look for reasons why prices are low. And potentially why prices are going to go even lower.

  當價格低時,人們會尋找價格低的原因,甚至可能會猜測價格會更低。


 And then, prices are high, people look for reasons why prices are high, and try to find reasons to justify why they're going to be even higher.

  而當價格高時,人們會尋找價格高的原因,並試圖找出理由證明價格會更高。


 It's driven more so by prices than by the fundamentals. 

  這往往是由價格而不是基本面驅動的。


 I think that'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s as a value investor is trying to see that market sentiment and differentiate the price and the fundamental correct.

  我認為,作為價值投資者,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要了解市場情緒,並能夠區分價格和基本面。


◆ 價格的漲跌大多時候都是不理性的


  試想,以台灣上市櫃標準每個月月初前十天才公布財務報表,為什麼單月內的股價起伏會動輒5%、10%的跳?


  照理說,在同樣的財報基本面背景下,除非我們是公司內部員工知道自己的訂單狀況如何,而且職位能夠精算到自己公司的EPS會因此受益或衰退多少而能夠提前買賣該公司股票,否則我們在這個月十號到下個月十號的一個月間,基本上股價不會變動太多。


  假設大家對於基本面的算法都一樣,股票價格應該會貼著價值不太變化的,但事實並不是如此。


  這就是股市迷人的地方了,目的在於基本面存股的我們,會因為其他人的「玩法」不同,每天都會出現對我們來說不同的最佳解,基本面不變的績優股下跌了對我們來說是買點,基本面不變的前提下績優股上漲了對我們來說它會遠離買點.但本質上的、公司基本面上的,基本在這段時間內並沒有什麼變化。


  如果我們以基本面為中心,會看到市場上大部分的股票漲跌對我們來說都是不理性的。如果是以技術線圖為中心,會覺得買在比如5日、10日、20日、60日下的我們是不理性的,均線派覺得他們在避險,要等股價上漲過均線糾結才是合適的買點,我們則是在與其他公司股票比較後認為這個跌破均線的買點已經到了,現在買可以獲得最好的配息與未來會有足夠的漲幅。


  這邊還沒算上高坦‧貝德所說的市場因素,均線造成了他認為是錯誤的價格驅動確認偏誤外,我們還有外資對於台股的關注度的狀況,對我們來說22倍本益比的台積電可能太貴了,但對美資來說,美國的績優股動輒30~40倍本益比的,同為世界十大公司的台積電超便宜,配息還相對肥很多。


  每個投資人有每個人自己投資的考量,如果我們要透過基本面來快速累積穩定的資產,那麼我們就得更為專心的著重在基本面上,持股的下跌未必是公司本身出狀況,市場是市場,股價是股價,也是有了這些漲跌我們才有機會撿到便宜。


◆ 價格驅動的確認偏誤-Bitcoin

 

  船長我這對於比特幣的實際操作研究不多,差不多知道要怎麼買進熱錢包或者轉移到自己的冷錢包的程度而已,可能因為知識屏障問題,我對於挖礦等等迷之操作並不是很了解,不懂他為啥花電去讓跑數據後然後出現的數字單位叫做有基本面的。


  應該說,我並不認為加密貨幣有基本面。他對我來說就跟黃金一樣,有很大一部分的人認為他有價值他才有了價格。


  身旁朋友多多少少有因為看到別人在加密貨幣圈子賺了錢而跟風入場的,但…整理來看…至少我從今年開始看英美的基金經理人們的訪談偶爾會提到,大概十個裡面只有一位會試著去嘗試吧。


  NFT的竄紅與快速消亡,我認為加密貨幣本身最終也會如此。當然,這不是指穩定幣那些,我覺得以後現有的資產都會以穩定幣的方式跳脫現金本位。


  我是要說,不管現在看到的比特、乙太、狗狗,在法幣本位的現況環境下他們的暴漲相對於商品來說是貨幣嚴重的通貨緊縮,意思是說我們不可能現在拿與現金等價值的比特幣去買一塊 Pizza,在大部分持有人都是看「多」加密貨幣的狀況下,它就會無限通縮到相對於十年後我現在使用來買Pizza的比特幣可能價值幾百萬,這不是沒發生過,這也讓持有者變得不可能拿加密貨幣買東西之類。


  相對於收受方也是,每天漲跌10%的,我現在賣現金一百萬的東西用主貨幣以外的加密貨幣收款,可能下個禮拜甚至明天那加密貨幣就變成沒有價格的數據垃圾。這也不是不會發生,幣安上限有登記交易的加密貨幣可有數百種,比現有國家貨幣種類還多,大部分價格都破發了(低於上市價)。


比特幣於2017年底有明顯的高點

  回到正題,我們在聽到「加密貨幣很好賺」的時機點大概是在2018年左右,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加密貨幣的議題,還有所謂加密貨幣的未來預期,都是那個時候開始的。


  對於有點經濟底的我們來說,我們知道這段期間的供需需求是因為中美貿易戰的開始,作為塞進一個USB或者其他電子媒介的冷錢包可以安全過海關的資金轉移媒介,誰知道裡面是啥,是中國多重限制資產外移後轉移資產的最佳媒介,單純的供需需求引起的第一波資產外逃紅利。


  2019年到2021年大家在忙新冠肺炎,中國人在無止盡的封城措施下幾乎無法外逃,2021後半隨著美國制裁加劇,再次有了一波中國人資金外逃轉移的暴漲。


  那對於在2018年持有加密貨幣的人來說,原本持有成本在一兩萬台幣/單位的彼特幣在短短一年間暴漲近30倍至近60萬,當然引起了一大波價格追逐者,也就是在沒有基本面的狀況下認為它是未來有獲利空間的,錯認以為他是有價值的確認偏誤者,前仆後繼的進入這個市場中。


  當然因為貿易戰現在還在打,隨著美國刺激經濟的量化寬鬆現實貨幣溢出到投機標的後比特幣本身也有大幅的增長,但前一陣子升息加上貿易戰稍緩後又有明顯下跌。


  這樣能說加密貨幣未來是有價值的嗎?貿易戰總會有一天結束吧?


  隨著穩定幣的出現,其他加密貨幣與現實世界的流通性更是沒有必要發展了,壓根不可能是比特幣還是什麼狗狗幣的取代現實世界貨幣作為交易媒介。那…是不是更該聽聽學商學經濟的朋友怎麼看待加密貨幣的?最怕跟風的誤把投機當作投資,投機到自殺的都是像李佛摩這樣認為自己不會是最後一隻老鼠的。



<<上一篇:高坦‧貝德 Gautam Baid-利用自己的紀錄給自己反饋


下一篇:高坦‧貝德 Gautam Baid-資訊超載的股價迷思與公司內在價值>>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