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理財] 傑洛米‧施耐德 Jeremy Schneider-那些阻礙人生財務規劃的終身保險

 ◇ 那些阻礙人生財務規劃的終身保險




 I do want to talk about the other nasty insurance, which is permanent or whole life insurance.

  我確實想談談那些令人厭惡的保險。


 Term life insurance is generally dramatically cheaper, 10 times cheaper.

  定期壽險通常便宜很多,便宜個十倍。


 So if you're a young person getting half a million dollars of term insurance, it could be 30 bucks a month. 

  如果你是一個年輕人,要保50萬美金的壽險額,大概一個月需要30美金的費用。


 But the other type of insurance, you call the whole life, but there's 10 different names for it, but anything that is called like cash value, life insurance, permanent life insurance, index universal insurance, variable universal life insurance, which entire life has an internal cash value that accrues.

  其他種類型的保險,你可以叫它終身壽險,但他大概有十多種不同的名子,它可能叫做增值型保單,人壽保險,永久人壽保險,指數萬能保單,可變萬能人壽險,各種在整個人生中含有現金價值在內的終身壽險。


 And basically, in my opinion, all these types of insurance can generally be lumped together as these tricky rules set by insurance companies to charge consumers a lot more money.

  基本上,在我看來,所有這些類型的保險通常都可以歸為一類,因為保險公司製定了這些棘手的繁文縟節,以便向消費者收取更多中間費用。


 Why would you be paying 500 dollars a month as a young person?

  為什麼身為年輕人的你要一個月要付500美金在上面?


 So you get a death benefit when you're 80.

  你會在80歲領回祝壽金。

  *台灣這邊終身壽險/醫療險大約定在100到105歲才會領回,在保險業我們通稱祝壽金啦,並不是英文字面上的 death benefit,保險公司沒有要在八十歲還一百歲時的時候弄死誰。


 You don't need that benefit.

  你並不需要這個好處。


 If you're investing the difference in premium, you'll be much, much more wealthy because these permanent life insurance policies are riddled with fees and expenses.

  如果你將保費差額進行投資,你會變得更加、更加富有,因為這些永久人壽保單充滿了費用與開支。


 Keep your insurance separate from your investing. Your investing should be real estate, stock, and bonds.

  讓你的保險與你的投資區隔開來,你應該投資在房地產、股票與債券。


 Your insurance should cover your actual insurance needs like car insurance, and term life insurance, homeowner's insurance. Just the stuff that if something bad were to happen, you're covered, but you don't need to invest in an insurance policy.

  你的保險應該覆蓋的是你真實需要的,比如車險,比如定期壽險,房屋險(火險之類的保單)。就是在你發生什麼不好的事的時候,你的財損可以被保險覆蓋。但你並不需要投資在投資型保單上面。


◆ 保險也是會受通貨膨脹影響的


  Jeremy Schneider 提到的保險不僅是壽險的部分,台灣幾年前有開放金融業線上投保的部分,可以去比較一下各種終身險與定期險的價差,不管醫療、意外、人壽保險,在相同保額(理賠額度)的條件下,終身型的一個月費用都能繳快一年定期的。


  醫療險更可愛,產險公司推出的傷病險還比壽險公司的醫療險便宜,一樣有住院補助可以彌補無法工作時的財損,費用也是終身醫療的十到十二分之一。


  當然的,一定會有人提定期的保險只給續保到65~75歲,定期癌險滿多產險或者壽險公司只要中過一次幾乎就不給續保了。那…是我我會覺得如果我衰尬哪來阿短時間連續罹癌兩次,我大概也認了。更不用說壽險這種受益人絕對不是我自己,然後一輩子還只會用上一次的。


  算上我們需要保護各種原因的財損大約20年的時間,一張終身型壽險加上意外醫療和癌險大約6000,一年需要72000,湊到同樣保額的定期險是一整年6000,其中一年價差6萬6。那麼20年總差額高達132萬,這筆錢也夠我進行自費標靶治療了。再說,我們身為投資人一年多6.6萬的可活用資金,只算貼近大盤的10%報酬率,持續投資20年後佔總資產大約400萬,新的無副作用的癌症免疫療法的錢是不是也湊出來了?


  如果我投資到75歲還會因為不給保定期險我就沒錢看醫生還是因病害家人破產,代表我這幾十年的投資生涯太失敗了,我絕對會在醫生拿著放棄治療同意書到我家屬面前之前在病床上努力把自己憋斷氣。


  換個方向談,船長自己身上也有一張出生沒多久時買的終身醫療險,不知道還有沒有人認識幸福人壽,它倒了,保險公司倒閉是會有另外家保險公司承接保單,這個大家不用緊張,再不濟還有保險公司的保險公司會出來理賠。我是要說,事隔三十年,當初看似完美的終身醫療險保單,住院日保額500元,意外500元,癌症50000元吧我記得,不確定有沒有實支實付,真忘了。相較於那個時代的保單這算不錯的了,但在我們這個時間點回頭看,是不是覺得好像哪裡怪怪的?


  對,通膨了,然後保單保額相對縮水了,縮到好幾年前身體微恙躺了幾天病床,想起這份年代久遠的保單本來想準備申請理賠,千辛萬苦翻出來後又默默的把保單連同牛皮紙袋一起放回老家的某個抽屜的鐵盒裡。


  一年約的定期險可以年年改保額,終身險除了保額縮水還需要補新的保單或改約,還貴上特別多,真的沒有必要。


  對於個人健康及財務風險的保險建議,我認為至少要有一份簡單的一年一約的定期壽險、一年一約的定期健康險,然後「每年大概花個幾千做個健康檢查」,不是說一般勞工體檢那種基本過頭沒啥用的,是稍微更進一步的檢查,細項的部分可以跟健檢醫生討論今年做這個,明年改做那個,有些檢查並不需要年年做,針對自己的健康狀況做調整。遇到滿多對於保險知識足夠的投資同儕,把自己的保險武裝到鼻孔,結果基本的健檢卻沒做…好像有點本末倒置了?


  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而且健檢發現問題了可還有全民健保幫忙付醫藥費,這個是大家都有的國家保險阿~



<<上一篇:傑洛米‧施耐德 Jeremy Schneider-購買人壽保險的原則


下一篇:喬‧布朗 Joe Brown-通貨膨脹對不同人有不同的影響>>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