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存股] 霍華德‧馬克思 Howard Marks-美麗的泡沫,一觸就破

◇  在破滅之前總有未來信仰者


 "Companies that were so great that nothing bad could ever happen."

  「這些公司是多麼的棒,不可能會發生任何糟糕的事。」


 Because they were growing so fast and of such high quality, the official dictum was that there was no such thing as a price too high.

  因為它們成長得那麼快,質量是那麼高。用官方的說法來說,就是「價不嫌高」。


 Importantly, no price is too high. Those four words I think are hallmarks of a bubble.

  重點是「價不嫌高」,這四個字我想就是泡沫的標誌。


 We hear it said every time something's in a bubble.

  我們每次在泡沫前都會聽到這個說法。


 If you bought the stocks the day I reported and hold them for five years, you lost almost your money.

  如果你在我報告後買了該股票,並持有五年,你會幾乎損失你所有的錢。


 Why?

  為什麼?


 Number one, they were too high. And many of them carried a PE ratio between 70 and 90. And five years later, between 7 and 9. 

  第一點,他們真的太貴了。其中很多本益比都高達70至90倍,五年後,他們的本益比可能剩下7到9倍。


 So there's 90% off from the top right here.

  所以這裡股價打了一折。

  *在假設每股稅後淨利完全不變的狀態下,股價下跌本益比才會縮小。(PE (倍) = 股價 / 年EPS)


 But secondly, these companies that were so great, nothing bad could ever happen, a lot of them turned out to have feet of clay.

  然後第二點,這些「公司是那麼的棒,不會發生什麼糟糕的事」。事後都在泥淖中。


 Where's Polaroid? Where's Kodak? Whatever happened to Simplicity Pattern? Who do you know that makes their own clothes these days?

  寶麗萊在哪裡? 柯達在哪裡? Simplicity Pattern 發生了什麼? 你現在知道你的衣服是誰做的嗎?

  *寶麗萊於2009年破產,柯達於2013年破產重組,Simplicity Pattern 營收嚴重下墜。


 So it shows you the undying devotion to a concept which becomes a bubble, which becomes a crash.

  所以那些號稱不朽的公司概念,變成了泡沫,變成了崩潰。


◆ 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財報走到哪買到哪


  以台股來說,我們都知道上個世紀末的1980~1990年代曾經有過一陣家家炒股,早上入市晚上開香檳的日子。以至我們這些年紀比較大的18歲投資人幾乎都記得12682這個神秘數字,對的,是我們曾經的高點,1990年的最高點12682泡沫破裂崩跌後,一直到了2020年才成功再次突破。換句話說,假設那個時候已經有了所謂指數基金,我們剛好買在最高點,不計息的話需要放個三十年才剛好恢復正報酬。


  個股的泡沫我們也談過好幾次了,但泡沫不只存在個股,整個國家一起泡沫化的事情不是沒有過,日本的市場泡沫化也是過了三十年的最近才開始恢復,還有些國家在泡沫化之後至今都還是死魚一條。


  當時整個台灣處於GDP瘋狂成長的年代,1967~1992年二十五年間大概有二十年的GDP是雙位數,甚至20~30%的人均GDP成長率,很可怕,台灣GDP一年漲三成,還不是一兩年的事。股市剛開業那陣市場資訊並不像現代那麼發達,標的也還沒那麼多,不是人手一支一台電腦的時代,從現在這個時間點回頭看那些投機客當然會覺得很蠢。不管是內資還是外資多少會覺得「現在的貴根本不是貴」,短線客幾乎都是早上號子掛單買入中午漲停開香檳,根本不會有人想到這些公司的股票會讓自己賠錢。


  那時也還沒有所謂大盤本益比或巴菲特公式這類靠整體市場的獲利與指數,或指數與GDP換算比例去算到底市場價格合不合理的衡量標準,據歷史資料推估當時的加權指數本益比大概在60~90倍區間吧。以現在來說太不可思議了。今天(2023/08/18收盤)的大盤本益比是16.06倍,指數在16381.31,能想像在現在的台灣經濟環境下指數高達61200點到91800點間,然後大家都在說股票穩賺不賠嗎?那太可怕了。


  台灣經濟發展今快成為世界第20大經濟體,以前這些不成熟的市場大概已經不會再次發生了。整體市場來說,只要像我們這樣回歸財務報表、營收或者淨潤等實質現實的人越多,不管投資個股還是投資指數基金,持續賣掉過高的本益比,轉買進低本益比的優良公司,市場就越是會頻繁的回歸該有的價值。這樣即使在未來市場健全的狀態下就算真的熱錢過多,也只是會看到當年或隔年上市櫃公司數跟著多起來,而不是錢就無止盡囤積在某幾隻甚至不賺錢的公司上而飆高股價。


  這也是我近十年來研究且分享讓這種「無聊」的投資讓績效能夠讓報酬媲美「有聊」的短線投機的原因,可以幫助到整個市場良性運作、整體台灣人獲利與降低賠錢的可能。我就算分享出來也只是幫忙促進市場正循環,對我個人來說這方面的研究已經提升了我個人的投資績效,又能因為分享而讓個人績效也進入良性的正循環,對大家都是好的。


>>延伸閱讀:站在泡沫頂端:葛蘭森談市場泡沫與修正之道



<<上一篇:摩根‧豪塞爾 Morgan Housel-未知的風險才是最大的風險


下一篇:霍華德‧馬克思 Howard Marks-那些被神學化的價值投資分類>>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