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存股] 彼得林區 Peter Lynch-小型公司發展空間較大

 ◇ 小型公司發展空間較大


 One thing we can say about companies in general. It's easier to go from 100 million dollars in sales to 200 million dollars in sales than is to go from 10 billion dollars in sales to 20 billion dollars in sales.

  關於一般公司,我們可以說一件事。要從一億美元提升到兩億美元的銷售額比從十億美元提升到二十億美元的銷售額還要簡單的多。


 Smaller companies tend to have more upside potential than larger companies. But there are still excellent opportunities in large company stocks.

  較小的公司往往比較大的公司具有更大的上升潛力,不過大公司股票仍然存在些良好的機會。


 Some big companies defy their size and find exciting new ways to grow their earnings. 

  有些大公司會克服他們的規模限制找到一些新的方法去提升他們的營收。


◆ 用百分比與本益比看數據


  彼得林區是要表示小型公司發展可能比較多,但也提醒我們不要忽略大型公司有可能的新發展。他舉的例子反應出了大部份投資人對於看待數據的偏誤,以獲利來說,財經新聞或者部分表演型證券分析師常常會提到某某公司EPS多少多少之類,在我們沒有特別關注該公司時並不會知道該公司目前股價是多少、相對於他的股價本益比是多少,直接拿獲利數字來比較而不用上百分比或本益比容易有錯誤的結果。


  比方說,台積電2023年第一季的EPS 7.98元,大立光第一季EPS 24.64元,所以大立光賺得比台積電多嗎?顯然不是的。


  成長幅度也是,單單給個總營收數據及兩個月或是兩季度的數值差是沒有意義的,我們該把那個成長轉換成百分比來相互比較數據本身的成長「幅度」,拿幅度與幅度來比較才能比較出兩間公司的成長率哪個比較高,那個比較好。


  2018-2019年在貿易戰剛開始的時候台積電就有了前往歐洲設廠的計畫,那時似乎是傳統媒體的財經新聞吧,有點久了沒印象是哪台的,斗大的新聞標題上寫著「台積電斥資50億前往歐洲設廠」。大家知道知道嗎?台積電市值當時也破十兆了,換句話說,這標題跟「我在我家樓下斥資50元買早餐」一樣蠢,傳媒也沒辦法太苛求就是…


  回到彼得林區的意思上,我認為我們在篩選股票的時候如果可以的話,應該要放棄大小公司的成見,小公司確實不能有什麼巴菲特理論中的護城河還是訂價權。但如果他單一間公司成長幅度的百分比贏過了同行,甚至贏過了其他產業的大公司,或許公司就是在經營上有自己的一個新策略,又或許它有自己的新的產品新的故事。在以我們為了追求效率為本主的投資上,不妨放寬心從小公司中獲取更多的投資報酬率。


>延伸閱讀:深入剖析《證券分析》:價值投資的基石,巴菲特投資智慧的源泉



<<上一篇:彼得林區 Peter Lynch-了解漲跌的原因


下一篇:彼得林區 Peter Lynch-市場是無法準確預測的>>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