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存股] 丹尼爾‧克羅斯比-非理性效應 The Behavioral Investor

 ◇ 丹尼爾‧克羅斯比-非理性效應


  投資的失敗都源自於人性,人會本能地做出保護自我的行為,但要在市場中取得成功,我們必須壓制這種本能。


◆ 四種會破壞投資回報的行為風險


  1. 自負,過度的自信會使我們去尋找加強我們原有信念的信息,而不是懷疑它們。這樣只是在找同溫層,並非在尋找真相,長此以往只會讓我們原有的錯誤走得更極端。


  2. 保守,多達50%家暴者的孩子最後會跟另外一位潛在的家暴者結婚。我們本能的會更喜歡「我們熟悉的惡魔」,跨不出習慣的舒適圈或者沒有意識到自己在舒適圈內在投資領域可能會發現不論我們轉換了多少標的仍然造成總資產的虧損。


  3. 注意力,我們對於新聞事件的關注太多,新聞媒體需要點閱率,不良媒體充斥的時代「僅陳述事實不帶任何情緒」的媒體早已鳳毛麟角,如果我們投資的心情隨著這些將好事誇到天上,壞事罵入地獄的下流媒體、下流記者、下流名嘴起舞,那我們會少了很多心力去注意事件背後對於公司實際的影響,比如財務報表的反應。


  4. 情緒,當在市場上有了強烈的情緒,通常在市場上建立的規則都會被自己拋諸腦後,市場終究是商業行為,商業賺不賺錢跟我們小小的個人的情緒關係沒有太大。


◆ 怎麼控制或避免這四點行為風險


  1. 自負,分享自己的策略或標的讓他人來「懷疑」,或養成自我懷疑的方式來追求完美,在追求完美主義的心態下我們很容易在吸收新知的同時拿來與自己原有的知識做交叉比對,進而的一步步修正我們自己原有的觀點。


  2. 保守,稍微拖延一下自己下決定的時間,根據實驗統計,有82%的人會在匆忙下決定的時候選擇默認選項,但只有56%的人會在有足夠的選擇時間後選擇默認選項。另一個解方是養成反向思考的習慣,當我們在選定一個投資標的或策略時,除了問自己為什麼會這麼選,也反問自己如果會不這麼選擇的話是因為什麼原因,再由細思這些原因來提出解決辦法或重新下決定。


  3.  注意力,直接不理會新聞媒體的報導。假設我們已知市場或標的就是會有年化10%的報酬率,又或者今年的訂單確定已經滿到年底之類,短期的負面消息對於我們存股要放個好幾年根本沒有太多的影響。如果我們還有足夠的風險分散,那麼那一兩家公司的短期負面影響將會降到無須擔心理會的程度。


  4. 情緒,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篩選股票策略,並且按照SOP將自己的投資行為全自動或半自動化,有一個規則化的系統買賣就可以打破在市場上最大的敵人,情緒。畢竟機器人是沒有感情的。


  預先建立一個有規則的SOP系統可以解決大部分人性的行為風險。所有的策略、行為都會被拆解成一個個的指令,它們無關人性,我們只需要按表操課就能獲得最終報酬。


◆ 策略系統需要的三要件


  1. 實證支持-用同樣的策略在透過歷史資料做回測時,它要是可以被證明會賺錢的。


  2. 理論支持-如果有足夠的數據或知識,我們會知道數據與數據間的相關性,以及它會造成我們標的未來有什麼可能的影響。


  3. 心理支持-投資的腦非常不耐煩,當所有心裡風險「委外」給系統後,我們就可以只站在觀察者的角度來「欣賞我們的作品」了,抱持著開放輕鬆的心態去面對我們所打造的策略系統,當作品演出到會令自己緊張心顫的部位時再回頭慢慢檢視是哪一個數據要求的不夠完美。




<<上一篇:邁克爾‧巴特尼克-從錯誤中學習

下一篇:Guy Spier - 投資者的教育>>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