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存股]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觀-關於美股的回購機制 About the repurchase mechanism of US stocks

◇ 關於美股的回購機制


  "From the standpoint of exiting shareholders, repurchases are always a plus. Though the day-to-day impact of these repurchases is usually minuscule. It's always better for a seller to have an additional buyer in the market. For continuing shareholders, however, repurchases only make sense. If shares are bought at a price below intrinsic value,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a repurchase action is value-enhancing or value-destroying for continuing shareholders is entirely purchase-price dependent. It is puzzling, therefore, that corporate repurchase announcements almost never refer to a price above which repurchases will be eschewed."


  從準備賣出的股東的角度來看,回購總是有利的。儘管這些回購的日常影響通常微乎其微。賣方在市場上擁有額外的買方總是更好。然而,對於長期持有的股東來說,回購才有意義。 如果以低於內在價值的價格購買股票,那麼回購行為對持續股東來說是增值還是破壞價值的問題完全取決於購買價格。 因此,令人費解的是,公司回購公告幾乎從未提及回購將被避免的價格。


◆ 美股股票回購是怎麼回事


  我們都知道,美國對於股對於股息的部分課了重稅,不只我們外國投資人投資美股會被課稅,美國人自己投資自己國家的股票成為公司的一部分擁有人,公司分潤的股息部分也會被課上重稅。


  先不管為什麼從我們的角度看這個稅制多麼的不合理,一直以來在美企業大部分的盈餘配發率都不是太高,公司換個方法透過買回公司的股票註銷或庫藏起來讓在外流通股份變少。流通的股份變少了,相對同等獲利去除以流通股份所得的EPS就會變得更高,股價也相對會因為公司大量收購回股份而被抬升。這個時候股東可以用賣的將股票脫手賣還給市場讓本來的股票股利變成「資本利得」,資本利得的部分美股是沒有扣稅的。總之就是鑽法規的漏洞。


  巴菲特沒有反對回購股票這件事,但在2008年前波克夏公司其實很少很少做股票回購的動作,這兩年巴菲特與拜登政府產生的爭議主要是因為拜登政府打算針對這個漏洞填上稅務彌補一直以來的問題。


◆ 波克夏為什麼會開始大量回購股份


  我們可以從巴菲特在2017年所表示的「美股實在太貴了」,以及近幾年突然光顧了一下我們的台積電後又因為地緣政治風險轉往日本投資的動作上,可以明顯的感受到巴爺爺是真的受不了美股動不動本益比高上30-40倍的績優股所創造的投資報酬率過低的問題了。


  也確實,波克夏從紡織公司轉成保險公司,又轉成投顧公司的其中有四十年間,巴爺是沒有透過回購買回自家公司股票的,盡可能的把資金拿來投資。原因不難理解,對於公司整體來說回購股份註銷或庫藏這件事僅僅對於股東有利,要馬上賣掉的股東也好,要長期持有的股東也好,靠公司無止盡的回購股價就可以一路向上。問題是這對於公司本身的獲利來說一點幫助都沒有,股價的飆漲脫離了獲利成長幅度,EPS的成長率失真,這大概也是美股大部分在美公司本益比過高的問題點,真的除了美股,世界各國找不到績優股本益比可以高得那麼像是泡沫但又不是泡沫的存在。





  以庫藏股(回購)之王-蘋果來說本益比高達30.68倍,殖利率0.53%,盈餘配發率僅僅17.6%。


  我想巴爺爺在意的是,公司回購並沒有一個準則,美國不像台灣在實施庫藏股時公司會考量自己公司的股價合理價格後,喊庫藏後又說明目標價多少,通常這個目標價都是個合理價位,能夠讓投資人衡量是否要跟著公司方一起買入持有。


  但前面說過了,美股回購股份最主要是為了拉抬股價將股利的部分變相還給股東,他們不可能明知自己的本益比過高了還要設個上限值的目標價說買到多少就停。結果美股就變成我們現在看到的樣子了。


  回到正題,波克夏在2018年開始很大量的回購自家股票,主要也是巴爺他們買到沒得買了,波克夏績效也開始逐漸趨緩只好回頭回購自家公司。直到拜登開始對回購動起歪心思想抽他稅,巴爺才一邊嘴一下拜登政府一邊在這幾年跨出自己的舒適圈開始往亞洲找標的。


  今天想講的重點是這個,連巴菲特都嫌美股太貴往亞洲跑了,到底為什麼還會有Youtuber在幫美股的低配息洗地...?2008年的金融海嘯到2013年才恢復耶?股價升得快但遇上系統性風險公司抱著股價一起跳樓要投資人怎麼辦?講話負點責任好嗎?


◆ 美股還是有美好的地方


  我認為美股還是有美好的地方,但絕對不是那些洗地仔誤導性的發言能夠講得明白的。一來美股三大交易所上共有7679家公司(2023年資料,持續增加中),其中除了美國本土的公司外也有很多公司ADR(美國存託憑證),像是台積電在美就有TSM(ADR),可以讓美國人直接在美股買台積電股票的概念。那個稅務是依發行國及美國那逐年調整的,台積電ADR目前美國那是扣21%,也還有很多很多其他國家的公司在美發行ADR,我們是不用特別一個個看到底各扣多少稅,除了英國股利所得0%可以特別關注外,其他浮動性也是滿大的,但全部都比那30%的稅股息所得稅還要低。


  當然也有在美公司上市的股份本身不避諱配息會被課重稅的問題,盈餘配發率是很正常的30%以上照發。


  另外對於台灣本國人來說,當我們的稅基到達了要課上30%以上的稅金時,我們可以將後續的資金轉頭資美股或其他國家的海外股票,這時配回台灣的稅金還有另外670萬(國內+海外)的免稅額度,先不管國內其他的扣除額和免稅額會扣掉多少,以民國112年的今年的稅制來說,綜合所得到252萬之後就會開始計價30%所得稅,那我們還有418萬的海外股利所得可以進入免稅門檻。大部分的一般投資人要國內海外滿出來應該會有點困難啦…存股到那個程度資產至少要億了都,那時聘個會計幫忙節稅早都是小事。


  不用急著讓資金往海外跑,還有,老調重彈,注意一下財經Youtuber們的專業背景,船長我常常看到很想留言罵人…後來想想還是…在自己家blog罵一罵就好(我孬)。



<<上一篇:巴菲特的價值投資觀:延遲享樂


下一篇:索羅斯的煉金術>>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