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存股] 資產複利的效果。The effect of compound interest

  ◇ 資產複利的效果


  根據彭博社(Bloomberg)的調查,美國財富排名前50的人在這新冠疫情期間平均資產反而增加了3390億美元,而這前排名前五十的富豪的資產加總約莫等於美國後50%財富水準的1億6500萬人的總和。


  為什麼會發生這樣子的狀況呢?


  主要還是在疫情期間,那後50%的美國人除了自己的房產為資產外,唯一獲取財富的方式只剩下自己的工作了。雖然美國央行在疫情期間市場因為需求不足而崩跌之前提前做了大量的量化寬鬆、各種貸款補助,後來還直接發錢給國民,但最後也只保住大部份美國人現有資產的價值。


  無法遠距離工作的產業比如餐飲旅宿、建築、各項生產業…等等。受到大環境限制必然得到現場才能從事的行業還是無法順利運行。這樣的量化寬鬆政策保是保住了大部分百姓的財產,後續的現在也確實造成了嚴重的通貨膨脹問題。


  富人們擁有許多資產,他們的收入來源薪資的部分可能僅占微不足道的一點點。那在這通貨膨脹的環境下,他們所投資的產業生產出來的產品或服務,當然也相對地跟著一起漲價了。最終商品或服務的漲價,導致他們所投資的公司獲利劇增,再導致富人們的收入增加。這就是之前所說的,通貨膨脹會使貨幣會貶值,可是資產不會。


  就算富人沒有親自參與生產,他們的投資使得他們成為了供給者,生產方。


◆ 貧富差距的擴大,主要來自資產透過時間的複利


  前篇在談勞退機制時拉出套了公式的excell表格測算另外一筆投資報酬率較高的投資方式時,發現同樣在35年的時間透過另外的投資可以僅僅靠1800元一個月的資金,創造最終平均一個月領回17萬的股息。





  看起來非常的不可思議,撇除我們可能過度理想化的投資報酬率。勞退新制本身存入同等金額也確實能夠在每個月公司提繳1800元的勞退金後,總本金不過75萬,35年後每月領回兩三萬,餘命年間大約也可領回近千萬。


  1800元一個月就能達到這樣的效果,並不只是因為資產的投資報酬率有多少,最重要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那「35年的複利」,35年的時間即使是僅僅2%的通貨膨脹,都可以讓一個相同的便當從100元漲到200元。


  那麼投資的複利也是如此,越早開始買入會替自己賺取財富的資產,我們能讓資產創造財富的時間越長,能獲得的報酬也越可觀。


◆ 受薪階級與資產階級財富差距擴大的原因


  據台灣經濟部統計,台灣受薪階級薪資成長率大約平均落在2.5%左右,這還有基於蔡政府上台後逐年強制調整最低薪資,2016年前勞工薪資年成長僅僅在1.5%以下。

  

資料來源:經濟統計處數據


  民國106年前我們的薪資成長幅度甚至沒有高過CPI物價指數,也就是說,我們的薪資漲幅沒有超過通貨膨脹,如果受薪階級完全沒有投資創造財富,實際上我們會越來越窮,東西會漸漸地漸漸地買不起。


  那,假設我們僅僅投資0050這種貼近大盤指數的ETF,單算帳面成長,且定期定額的投資,年化報酬率也有5.7%,計入配息就不只囉…


  年化2.5%的薪資成長與年化5.7%的資產成長,單年度看起來僅差3.2%,看起來不多,但這就是資產家與勞工階層財富差異越擴越大的最大原因。


  因為在時間的複利之下,兩年的薪資成長約在5%,兩年的投資報酬率(僅算帳面)約在11.72%,光第二年差異就成長至5%。




  我們可以畫個折線比較圖,可以很明顯地看到,兩條線的差距越來越大,那中間僅僅3.2%的差距,第12年時資產成長已經接近兩倍,可是薪資成長達到1.35倍左右。單年度的3.2%在12年的指數化成長後差異快到65%,明明3.2% × 12 才38.4%,這就是指數複利的效果了,微微1%的差異在多年後也是會擴大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所以如果是年化15%的核心存股策略呢…還不算是股息收入,那個差距就更不用說了。




  股息就把它當作安全邊際吧,既然我們只有抓15%的公司年成長了,在持續分批買下去的狀態下整筆股票資產不至於因為部分公司營收衰退而年化報酬掉太多,這個時候買進時的低本益比和後續的配息大致都會補上還有餘。


◆ 買進資產才有辦法享受資本世界的成長


  雖然這幾年政府有很努力透過調高基本薪資的方式來挽救台灣的低薪社會,但隨著人力成本的提升,在疫情前人力成本佔比較高的餐飲業就已經有稍稍反應了物價。更別說是疫情後的現在因為貨幣政策的關係導致的通貨膨脹。


  薪水的增幅目前僅僅跟長年的通貨膨脹差不多而已。意思是說,假設我們不是真的非常努力的學習新的工作技能來升職、擴大收入源,僅僅靠本職薪水平均增幅只能勉強讓自己的生活水平不受物價影響。


  複利的效果需要時間,資產放大的最寶貴的資源也是時間,當然,也因為時間的寶貴,不管如何都不要重押在同一個標的上,畢竟,時間是無法逆轉的。假設那個標的那間公司在我們退休前一刻因為各種意外導致我們的投資失敗了,那一切都來不及了。


  所以不管怎麼說,老調重彈,在自己有餘裕的狀況下,幾千幾萬的買也好,要適時的把資金轉換成資產,不同的標的。透過強大的時間複利效果,替自己規劃一條人生的捷徑。




<<上一篇:退休後的生活由被動收入來支撐。


下一篇:分散投資?但是巴菲特說要重壓少數個股耶?>>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