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存股] 定期定比(例)不定股-分散投資與再投資的極意 Regular, Fixed Ratio (Proportion), Unfixed Target—Extreme Meaning of Diversified Investment and Reinvestment

 ◇ 分散投資與再投資的極意


  我們的核心存股策略主要的效果僅是靠觀察公司往年的EPS平均成長率去篩選出我們個人資產在投資股市時能夠創造出的最大複利效果可能。


  也因為只有靠參數去篩選,我們在投資的時候其實不用刻意去分化到底我們篩選出的股票是何種產業,僅用公司往年的績效去觀察他們的資金運用以及效率,判斷我們是不是和將資金投資在上面。總之效率最好最有可能讓我們賺大錢的那一個就對了。


  這點也違背了巴爺在2011年所說「不要投資自己不了解的東西」的初衷,當然,巴菲特爺爺曾大量持有台積電,我想他也不了解所謂晶片到底是怎麼製造的吧?巴爺持有了大量的可口可樂股票,他真的會自己調配出可樂嗎?他也有大量的APPLE股票,但我猜他把IPhone拆了大概裝不回去了吧。


  如果把巴爺的語錄全數整理下來,會發現如果只照他的表面語意滿常自相矛盾。比如說,他也有說過(致股東的信寫過):「對大多數的投資人來講,重要的不是他們知道多少,而是要去確定他們不知道的東西。(1992)」,這個時間點還比他在2011年時提到「不要投資自己不了解的東西」這句早了二十年,但前述語意確實是要理解我們自身的能力範圍以及確認我們所不知道的。後句卻一直被超譯成投資家都要變成超人,專業投資人花幾千年把自己的投資產業全部學到精透。


  那當我們看到各種分析師煞有其事的在財經節目中解釋晶片的製作過程時,難道沒有人懷疑這個分析師到底本職專業是什麼?沒有理工專業生懷疑過那個財經系還是國文系的分析師在講什麼屁話嗎?連我這個經濟所畢生看到財經系畢跨來談世界經濟發展的時候都常常滿肚子問號了。


  那些文組直接跨談理組專業知識的,真的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要了解自己所投資的產業,不是要投資人清楚明白每個最終商品的製作生產過程。我們要知道的只是我們投資的公司的獲利來源,以及他的成效如何…等等。隔行如隔山,術業有專攻,要了解的是整筆資產的財富流向,不是要自己從零開始花幾十年學會怎麼做一台光刻機出來。


◆ 定期的投資


  前面幾回提到我們單月平均只需要兩三千塊的投資,只要投資的時間夠長,我們絕對可以透過這麼一點點的資金就讓我們退休高枕無憂。


  問題是人會懶,可能這個月花銷超過了,覺得好像下個月再補上就好。然後月復一月,最終到年底的時候發現要補齊一整年沒有投資到的金額就得一次花掉兩三萬,最後又出現了千百萬個不得已的理由再拖了下去。


  以一個月三四萬的工資來說,沒有負債的情況下,每個月定期撥個兩三千塊絕對不會替自己的日常生活造成太大的影響。可如果按月領薪的受薪階級因為沒有良好的紀律讓自己每個月分擔那麼一點點的影響,最後需要補上自己欠自己的債的時候那筆錢可能因為繳完房租、過年包完紅包後…等等理由湊不出來了。


  人會懶,投資也是,所以按時的投資紀律非常重要。


  另外一點是,我們投資的標的分散數量也會跟著我們投資的頻率不同而不同。因為策略如前段所說,我們只是透過數據去選擇當下的最優解。假設今天投資的標的是本益比7倍的A公司,下一個月要投資的標的可能會變成某隻被市場殺過頭本益比剩下5倍的B公司。也有可能A公司被市場發現他的價格被低估了,因此股價暴漲,本益比達到了15倍,下一個月的最佳標的變成10倍的C公司。


  這麼一來我們透過每個月購買的股票就能順利分散了,能確保資金不會變成重壓某一檔股票。


  但是呢,我們在策略上擷取的財務報表通常都是以「近四季」為基準,也就是說,除非股價有大幅度動盪,不然我們的「本益比」這個數值變動也不太大。大盤盤整時,很常都要等到新一季財務報表出來後透過篩選軟體篩選才會出現另外一個投資標的。


  假設自己的薪資結構不是月結式的,或者自己本身是自由工作者,薪資收入比較不是那麼固定可以每個月有剩。也可以轉換成每次季報月後再選擇標的來投資,變成一年出四次手買四次標的。


  出季報後的投資月:2月底、5月中、8月中、11月中。差不多都是這個時間點,除非當年2月會遇上年節,時間會順延或提前公布。


◆ 定比例的投資


  傳統的投資方式都是要投資人做定期定「額」,我們在做投資報酬率試算的時候也是,通常都會只會將我們的每月投入金額固定住,雖然這樣計算上比較方便,但我們不管是職場上的薪資也好,股票慢慢建倉起來後獲得的股息被動收入也好,應該都會在我們存股的十幾到幾十年間慢慢地提升。


  不太可能我們存股存了十年,我們本職工作的薪水還跟十年前一樣。除非自己的選股策略太爛,也不太可能存了十年,我們的收入中股票利息還沒佔到總收入的一半。


  假設十年前我們剛大學畢業時的薪資只有當時基本薪資最低的2.2萬,在扣除零零總總必要開銷,比如學貸、房租、孝親費等。覺得自己可以在股市每個月存下2000元的股票。


  結果十年後的今天我們的薪資已經到了3萬,以核心存股策略來說,一個月2000元的存股策略至今平均下來每個月也配回了4000元。不只薪資已經成長了一定的程度,連配息都超過了我們十年前規劃的投入金額。


  這時我們的投資力道相對於我們的收入隨著時間縮水了一大半。以長期定期定額來說,雖然解決了市場的漲跌風險讓我們的資金做到以平均價格參與市場,風險已經大幅地降低了許多,但我們的閒置資金也隨著時間跟著多了出來。


  況且,這個策略忽視了我們的一次性收入的問題,比如年終獎金,又或者哪次的發票不小心中了一兩萬,甚至一千萬(白日夢?)。那我們就還得再次重新評估需要分批投入多少才能避免閒置資金的浪費問題。


  這時如果我們將定期定額改成了「定期定比例」,這一切就完美了。


  比如說,在我們每個月領薪的那周,將負債及被動支出(電話費、學貸、孝親費)等扣除後,剩餘的現金的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一拿來購買股票。其他的現金當作生活費來做日常開銷的規劃。


  這樣將資金做「等比例」的規劃,一來可以直接將年度的或非年度的一次性收入,比如股息、獎金…等等金額也順著策略跟著分批被轉換成股票。也可以解決隨著收入的增多,投資比例相對變小的問題。


◆ 不定股


  呼應前篇所說,巴爺說的重壓少數,是指他有閒置資金要買股票的當下去選擇他「當下」最佳的投資標的。那我們既然按月或按季定期定比(例)的投資了,每次透過選股軟體得到的最佳解當然也會隨著時間的變動而變化。


  這時我們的投資標的就應該跟著我們的策略一起買新的標的,讓我們做個半手動的投資機器人,而不是聽著理專或者某某存股老師一樣將資金設定成固定在同一支股票上。


  假設我們將資金全部透過股票APP做定期定額,或聽信某某投資達人手動將資金固定在某一支ETF或某家公司的股票上。最後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


  還是以大立光為例,假設我們固定定期扣繳的標的像大立光電一樣遇到不可逆的衰退,定期定額了十年陪成本平均落在3500左右,結果十年後的現在不僅帳面賠了35%,配息還縮水,光以現在的速度配息配回本金都要35年後的事了,更別說透過定期定額扣繳大立光而賺到錢




   不要說我們現在從系統中看到的定期定額定股的標的看起來多穩健,大立光電在受到不可逆的營收衰減前曾經也是一天一小版三天一大版的未來之光,當時台灣券商已經在推廣定期定額的功能,大立光電就有那麼一角,讓系統扣繳一個月買一股大立光電的功能現在還記憶猶新。說什麼要撐過微笑曲線啦,要怎麼怎麼地,結果定扣後十年的現在真的會欲哭無淚,

  

  股票不是基金市場那種需要較大世界經濟觀才能投資的東西,也不是什麼公司都能靠景氣循環來解釋,基金市場會有定期定額去做成微笑曲線是因為大部分能源、國家地區類、糧食、產業,本來就不可能下跌後消失,他早晚有一天會因為人類的基本需求而回歸市場合理價。


  但股票不是,經營策略錯了就是錯了,經營不善倒了就是倒了。哪來的給你微笑?倒著畫?哭臉曲線?


  阿…想到那些券商營銷話術和那些股市達人的嘴臉就…失態失態。


  回到正題,即使透過下單系統預設的定期定額定股的功能選擇同一支ETF等範圍較大的股票型基金做定期投資,我們還是有可能會在市場過熱大盤本益比過高時買入效率相對較差的價位。


  為了投資的效率,我們不妨拋棄固定同投資同一支股票的想法,像巴菲特爺爺一樣,每次將資金投資在當下最適合的公司。



<<上一篇:分散投資?但是巴菲特說要重壓少數個股耶?


下一篇:小資族分散投資的成本問題>>


較新的 較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