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存股] 新手買股票要怎麼做選擇? How do beginners choose to buy stocks?

 ◇新手買股票要怎麼做選擇?

 

  如同之前所說,網路上很多很多的「網紅老師」如雨後春筍般長出來,可,不是說所有老師的策略都是錯誤的,只是有種差一點點就可以完美解釋他們的理論是「正確的」可惜感,或許網紅老師們是因受限於要在節目上向大眾傳播存股或買賣股票的竅門,又不能講得太深以免觀眾有聽沒有懂,只能將表層的原理一次又一次的在節目上重複陳述,沒有深談稍嫌可惜啦,部分真的有下苦心研究後又把研究結果換成較白話的方式拿出來分享的老師是真的幫助到了很多人。


  這些網紅老師們是真的滿厲害的,透過真金白銀多次試錯後最後的結果都只有幾個參數上的差異,又或者幾位老師比較偏愛大公司,幾位老師比較希望自己投資的是有護城河的產業(擁有訂價權、專利多或市占率較高的產業),也有幾位老師不太在意公司規模只著重在獲利能力。但是呢,這些老師們的投資標的幾乎都有以下三點共通點。我們給新手理解的部分一樣不深究後面的數字運算,先理解為什麼這些條件會變成選股的必然吧。


◆ 是否長期配息

 

  配息,特別是配現金股息,之所以會被長線存股派如此重視,是因為這些穩定配息的公司能夠每年度的「退回」我們所投資的成本。假設一隻百年股價不太動,100元一股的公司,每年固定配息5元,在第19年次配息後相當於我們對於該股持有的成本剩下5元,若這時股價仍然是100元,等於我們用了5元買了100元的東西,此時依「成本扣除法」來算投資報酬率高達1900%。第20年後股息完全配回當初購買成本,之後股價的漲跌和持續配發的股息對我們投資人來說變成多出來的,持續持有那家公司的股票等同手上有一隻免費的金雞在替我們下蛋。(平常看到的還原權值法是站在單一個股或指數標的價值角度重複投資回同樣標的衡量計算報酬的方式,各有各的邏輯缺陷。)


  這點理解後我們要觀察公司的是否「長期」穩定配息。為什麼呢?


  能配得出現金股息通常代表公司是有在賺錢的,且公司債務健康,獲利能力也很健康才有足夠的現金利潤能夠配給股東。那如果公司是五年十年的時間內,長期的都保持著健康的營運及債務,對於我們投資人來說可以避免掉公司賣土地或公司廠房…等等一次性獲利造成的財報異常優異。去看財報對大部分的菜籃族或非專科小資族來說太令人頭痛了,所以對於新手來說,最快的辦法正是直接去看每年的配息紀錄,確認公司的營運是健康的。




◆ 配息是否成長

 

  如果要長期持有的話,20年是否太久了呢?我們之前算櫻花的配息時不是粗估14年就配回本金了嗎?


  確實,大部分上市櫃公司都是為了賺錢而開設的,正常的狀況下公司營運的都應該要有成長的趨勢,如果公司本身營利沒有成長而像死水一樣攤著,那麼對長期投資人來說那支股票會變成通貨膨脹下的失敗品,股價不會變動太大,配息不會變動太大,結果世界平均每年2%通貨膨脹會一點點一點點的侵蝕股票變現價值和配出來的股息的購買力。


  換句話說,如果只依照前例持有了一張固定配息5元且股價不會動的各股,確實在持有二十年後能夠僅靠配息將本金全部拿回來,但二十年前5元能買一顆茶葉蛋,現在連半顆都買不了了。


  而股票的配息之所以會慢慢穩定的變多,多半是因為公司本身獲利能力也在慢慢的變強,身為股東的我們才得以領到越來越多的股息,因此我們會更快的領回投資本金,領回後也有可能在成本歸0後也不擔心退休後生活因為通貨膨脹導致的購買力縮水。


>>延伸閱讀:EPS年增率才是我們需要觀察的重點


◆ 本益比

  本益比是用股價去除以前四季或前一年的獲利能力(EPS),進而推算出目前股價是否昂貴的指標,當我們從前兩點確認該個股能投資後,最重要的篩選關卡便是本益比。


  我們在超級初心者篇提到,股價本身的變動是由「市場共識」產生出來的,可是公司獲利能力是公司的事,不管股票市場的共識是看好還是看壞,公司的獲利就是公司的獲利,兩者是互不相干涉的數字。


  這個時候我們拿股價去除以獲利(EPS),得到的倍數便是獲利能力與市場共識間的倍數差距,當倍數越大代表我們購買的價格離實際獲利越遠,用更貴的成本換取同樣的配息所得,而越小的倍數代表我們可以用越少的成本的意思。




<<上一篇:股票是自然形成的商業規則


下一篇:那些要注意的高殖利率股票>>


較新的 較舊